时光荏苒,万象纷呈。11月25日(本周六),地处石岐街道孙文东路与兴中道交界处的万象汇购物中心,将迎来陪伴中山市民走过精彩纷呈的第365个日夜。短短一年时间,这个地处中山城央,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社交于一体的近13万m²综合性购物中心,凭借金鹰与华润独特的商业定位和招商运营能力,迅速成为中山市民生活消费新宠。
中山石岐万象汇实景图
与央企强强携手
力促中山商业消费市场复苏
与出口、投资一道位列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消费对一座城市稳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3年上半年,中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2%,在珠三角乃至全省排名前列。经济回暖和促消费政策等利好因素,推动着中山“后疫情时代”社会消费重回正轨。
中山完美金鹰广场实景图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当大家回顾过去一年中山商业消费市场,完美金鹰广场-万象汇的开业,无疑是行业的一大标志性事件。短短一年时间里,万象汇已全面助力中山商业品质生活全面升级,聚焦消费升级趋势与中山长期发展机遇。先后响应了今年“香山优品”“中山乐购”“商圈提升”的地方消费振兴政策号召,多次突破了中山商业经济的“天花板”:
开业首月创下了中山商圈入场人数新高;注重创新和差异化,引进数十家知名品牌“首店”进驻中山,提供了更丰富多样的消费选择;挖掘中山“美食之都”的消费潜力,引进环球美食,孵化具有香山格调的餐饮品牌;抓住“夜经济”热潮,利用项目“微风广场”持续推出各类主题集市和大型活动,探索中山“夜市经济”消费新模式,孵化中山至全的咖啡“潮”业态……
中山石岐万象汇实景图
“首店、独有店”是中山石岐万象汇“破圈市场”的重要抓手。自开业以来,累计引进首进中山品牌90家,旗舰店、高级次门店累计120 个,高量级的品牌阵容丰富了中山人的品牌选择;从时尚服饰到美食天地,从影视娱乐到合家欢购物,项目在融入市民生活的同时,更为“后疫情时代”中山消费人气聚集和复苏、城市的商业形象和消费水平提升作出积极贡献。
高标准推动城市转型
与湾区西岸发展同频共振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腔调。而一座位于城市中心的地标,总能每时每刻激发新鲜灵感,以传递生活与热爱为内核,实现城市的生态共融。
作为近年中山主城区投资和开发规模至大的新建城市综合体之一,完美金鹰广场从规划到落成,一直致力于参与和提升中山城市首位度建设。项目位于中山城市核心主干道孙文东路与兴中道交汇处,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高标准投入、丰富的业态布局,已塑造出了一座引领中山未来的商业、文化、社交的多功能城市生活新风尚,引领中山融入湾区发展奠定全场景商业基础。
中山完美金鹰广场外景实拍图
更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建筑规模、地段优势明显外,项目在业态上还汇集了中山城市综合体的多个“首次”:
中山主城区最高建筑(238米) 首个leed国际绿色建筑金级认证超甲级写字楼——金鹰大厦;首个高标准地下五层智慧车库(获国家优质工程奖);首个与大型购物中心相连的坡地高端风尚住宅小区—金鹰半山花园;首个华润万象生活品牌进驻运营的大型购物中心—万象汇;中山首家洲际酒店集团旗下全面健康平衡的生活方式类酒店——中山中心逸衡(even)酒店(预计今年12月份开业)。
项目的超前规划和多维度业态布局,不仅尊重城市社区以及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更以前所未有的生态融入,促进中山向国际中心城市转型升级。过程中,持续更新的品牌趋势、潮流生活以及商务文化,也为中山市民带来更加振奋人心的生活面貌,有力活化了周边传统社区的临街商业,促进了传统中心城区商业生态的繁荣发展。
中山有效空间坪效升级
助力城市产业升级
众所周知,作为中山至大型的旧厂改造项目之一,完美金鹰广场的诞生为中山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城市版图提供了全新的城更蓝本。布局旧改市场的背后,是金鹰对城镇化机遇和赋能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视。作为一座汇聚写字楼、购物中心、星级酒店、商务酒店、公寓、住宅等业态和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如今,中山完美金鹰广场正以58万㎡体量、238米的地标高度,在中山城市中轴版图注入新动能。
中山完美金鹰广场实景鸟瞰图
同时,项目落成以来,有力推动了项目周边市政路网(孙文东路、金鹰街)、公交配套、老旧小区等公共设施的升级改造。完善的业态布局更与周边的行政配套、人居社区、医疗学校等资源形成一个产能互补的生态圈,提升整个区域人居商业的丰富度和活力。据悉:完美金鹰广场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已为中山不同行业市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片区现代服务业奠定了更好的消费人口基础。
中山完美金鹰大厦实拍
一座城市综合体汇聚着城市生活的美好想象,而完美金鹰广场则在不断突破想象边界,让惊喜比预期更先到来。无论是充满新鲜感的跨界合作,还是引领行业迭代的品牌焕新,抑或是洞察趋势的商业进化,“完美金鹰广场”这个名字,如今不仅是一座综合体,更是一座城市的发展引擎,与中山的发展同频共振。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11月24日a3专题报道
【文、图】梁展宏
编辑 徐璇 二审 王远扬 三审 赖友生